“世界患者安全日”:人人参与患者安全

更新时间: 2019-09-17 点击次数:6903 次


患者安全是全球卫生保健工作的首要问题。全世界范围内,每天仍旧有许多人在接受医疗保健的同时遭受了本可避免的伤害。患者安全是在医疗保健中预防伤害和减少伤害和错误的风险。正是意识到患者安全作为提升全球卫生保健的优先事项,在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194个国家共同确定,将917日命名为“世界患者安全日”。呼吁人们加入世卫组织聚焦的患者安全全球活动,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患者安全全球理解,促进患者安全全球行动。每年的这一天,WHO将聚焦患者安全,旨在提高公众的认知和参与,促进全球的沟通理解,并加强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主题: 患者安全——全球卫生保健的首要问题

口号: 为患者安全发声

中国:人人参与患者安全

该运动旨在动员患者、医务人员、决策者、专业学者、研究者、专业媒体网络和医疗行业为患者安全发声。

我们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性文件,建立并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临床诊疗相关规范标准体系,明确在诊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的一系列制度,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专门就患者安全工作做出部署,明确提出五项主要任务和十项工作措施。从2006年起,中国医院协会按照国际惯例每2-3年定期发布一版《患者安全目标》最新版《患者安全目标》于20195月底在中国医院质量大会上正式发布。结合目前我国医院管理新需求和新特点,《患者安全目标》新增了“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管路(导管和通路)安全”、“医学装备安全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等内容。

2019916日,国家卫健委世界患者安全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周长强副局长预告下一步将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患者安全工作格局。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医疗机构切实落实主体责任,鼓励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等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二是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系统优化、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患者安全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将患者安全管理融入医院管理各个环节,实现医疗机构患者安全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三是营造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患者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导向作用,鼓励医疗机构营造主动参与、自觉落实、积极报告、从错误中学习的非惩罚性患者安全文化。广泛开展针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宣传教育,加强医患合作,增强医患互信,共同努力,提升患者安全水平。

共同“为患者安全做好准备!”,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义务和权利。不论是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降低医疗错误发生率的重要性。

如果您是一名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领导人:请鼓励患者参与他们的诊疗过程;为患者安全而共同努力;确保持续的专业发展,以提高您在患者安全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在医疗机构中创建公开透明的患者安全文化;鼓励免责的(不良事件)报告,并从错误吸取教训。

如果您是一名患者或照顾者,请积极参与到您的诊疗过程中;鼓励提出问题,医疗安全始于良好的沟通;一定要提供你的既往准确的健康信息。